WFU

2025-02-14

隨著年齡改變訓練量

以下全文摘自 ⟪Lore of Running⟫,第四版,600頁 “Modifying Training for Age”。

假如你已經超過 45 歲,而且已經征戰各大比賽 15、20 年,可能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無法負荷過去的訓練量。建議將目標改為過去的 60% 或是 70% 訓練量就好。在訓練的過程中,你會逐漸暸解自己的能力,此時就可以再微調這個數字。

因為「用最少的訓練量發揮最大的效果」,才是聰明的訓練方式。

上圖顯示的是 Basil Davis 的跑量。他原本的跑量巔峰是每年 5000k 以上, 換算週跑量平均 96k。過了 45 歲以後開始明顯的下滑。 64 歲時,週跑量大約 19k。

2025-02-12

年齡所帶來的變化:訓練上的改變

第四個可以說明為什麼最大攝氧量會隨著年齡下降的因素是訓練量以及訓練強度的降低。 Marti & Howard (1990) 的研究顯示,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變化分別解釋了他們研究的跑者中 VO2Max 隨年齡變化的 28% 和 35% 的變異量。然而,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變化並不是完全獨立的變數,因為訓練強度的下降可能是起因於心臟和骨骼肌功能老化的可預期結果,而訓練量的變化可能來自於訓練後恢復速度的減緩

因此,骨骼肌心臟以及身體組成(像是骨質密度、水分流失,以及體脂肪增加),以及訓練量、訓練強度減少,這些變數是導致最大攝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反過來說,如果能好好控制訓練量、維持肌肉量、減少體脂肪增加,就能減緩最大攝氧量下降的速度。

2025-02-10

為什麼進行力量訓練時,不應該刻意縮小腹?

 在 "Freakish Strength With Proper Core Training" 這篇文章中提到,在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不應該只是縮小腹(hollowing),而是應該收縮核心(bracing)。

年齡所帶來的改變:體脂肪的比例上升

另一個導致最大攝氧量降低的原因是體脂含量。 不過,規律的訓練可以減少體脂含量隨著年齡增加。

2025-02-07

Limping Cycle

在走路或下樓梯時,如果右腳受了嚴重的傷,通常我們會刻意在右腳支撐時放輕腳步,以免加重傷勢。

在某些情況下,即使傷勢已經完全痊癒,還是會不自覺的避開右腳。這種下意識的保護行為,會持續到重新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為止。

去年年底,我有機會接觸到一位跑者,她的左右腳有嚴重的不均衡,從旁人的角度來看,就是一跛一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