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10-16

如何在平地模擬高地訓練?



身處海拔 1200~2500 公尺以上的高地時,人體為了適應稀薄的空氣會增加紅血球細胞。紅血球細胞的數量越多,送往肌肉的氧氣就越多。可降低乳酸堆積,耐力更持久。但是對一般的市民跑者而言,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不必大老遠的跑去山區進行高地訓練就可以擁有高地訓練的效果呢?


閉氣有同樣的效果

在⟪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書中說:閉氣時,氧氣無法進入肺部,身體不會排出二氧化碳。隨著閉氣時間逐漸拉長,二氧化碳逐漸在肺部與血液中累積,人體含氧量降低使腎臟製造更多的 EPO (紅血球生成素,這是環法賽中有名的禁藥喔!),並刺激脾臟釋放紅血球到血液中。這兩種反應都能幫助市民跑者不必大老遠跑到山區就能在平地模擬高地訓練。捷克的傳奇長跑運動員 Emil Zatopek 與倫敦奧運銀牌的 Glen Rupp ,他們甚至有在運動中練習閉氣的紀錄。


如何利用閉氣模擬高地訓練?

  • 維持鼻子輕柔無聲的呼吸,走路一分鐘,輕輕吐氣後閉氣。
  • 繼續邊走邊閉氣,直到中度或強烈感覺缺乏空氣時恢復鼻子呼吸。
  • 恢復鼻子呼吸15秒。
  • 然後再次邊走邊閉氣,一樣直到中度或強烈感覺缺乏空氣。
  • 重複 8~10 次。如果結束時,3~4 個呼吸就能恢復正常才是適合的強度。若感到暈眩頭痛、無力,或是血氧飽和度降到 80% 以下表示閉氣太久。
如果有血氧計的話,可以拿來測量看看。一般處於海平面時的血氧飽和度是 95~99%,閉氣練習的目標是使血氧飽和度降到 94% 以下(90%以下更好)。我自己大約是 8 次降到 93%,9 次可以降到 90%。如果看到自己的血氧飽和度低於 80%,就表示閉氣過頭了。

不論運動員或非運動員,藉由閉氣練習之後,都能提升身體對二氧化碳的耐受度(因為運動時想大口喘氣,是因為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提升,其實並非缺氧),增強有氧運動表現,提升最大攝氧量


二氧化碳不是沒有用的廢物

地球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很低,呼吸的時候並不會把二氧化碳吸進肺部,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是來自於攝取的脂肪跟碳水化合物。二氧化碳透過血管從組織和細胞回到肺部,之後將多餘的從肺部排出。但二氧化碳不只是廢氣而已,它能提升身體使用氧氣的效率。

因為血紅素唯有遇到二氧化碳,才能釋放氧氣(所謂的波耳效應)。

肌肉、器官和細胞組織能從紅血球取用多少氧氣,並非取決於血液的含氧量。實際上要看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適量的二氧化碳,吸進體內的氧氣才能在全身發揮更高的效率。


───────近期課程────────

【KFCS X AMOS 10K線上訓練營】 
日期:11/13~1/14 
報名連結:https://pse.is/5d2d5l


【姿勢跑法】 
一對一、一對二教學,歡迎來信預約。 

【功能性肌力訓練】 
位於山姆伯伯工作坊,距離捷運中山國小站約十分鐘路程。 
一對一、一對二教學,歡迎來信預約

──────────────────



資料來源與補充

  • ⟪ACSM基礎肌力與體能訓練⟫第 16 章中提到高地訓練有三種模式:生活與訓練都在 1,500~4,000 m 的高地上(高住高練)、住在高地,訓練在低地(高住低練)、住在低地,訓練在高地(低住高練)。其中最有效率的是,高住低練。因為在高山的低氧環境下生活和睡覺,能促使血紅素濃度提升,並增強其他促進攝取氧氣的生理機制。但因為高山的空氣稀薄,會使訓練的強度降低。所以為了達到跟平地訓練時一樣的強度,訓練時需移動到山下訓練。
  • ⟪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第七章在平地模仿低氧氣高地訓練法。書中還有提到:何謂正確的呼吸方式、嘴巴是用來吃東西鼻子才是用來呼吸、閉氣如何提升最大攝氧量、什麼是血氧飽和度、血氧飽和度需要提升到100%嗎?、如何利用改變呼吸方式提升體能增強耐力、如何避免過度換氣、改變日常呼吸習慣可減少蛀牙、改善氣喘、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 ⟪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第八章高地訓練。書中還有提到高地訓練的優點與缺點、從高地回到平地後運動表現變好的真相、在高地訓練時如何調整訓練量與強度、從高地回到平地需要多久的適應期、回到平地後是否一定無法持續訓練效果等等。丹尼爾斯博士提到一點,有許多跑者平時需應付生活中的許多瑣事,因此無法專心訓練。去到高地集訓之後,每天只有訓練、吃飯、休息、睡覺,所以表現變好並非全部都是高海拔環境的功勞,是因為少了許多消耗精力的瑣事。
  • ⟪ACSM基礎肌力與體能訓練⟫第 16 章有氧訓練提到,一般而言 2,300 m的高地大約2星期能適應,每增加 610 m 就要多花一星期適應,此種估計方式最高到 4,600 m。而且高度越高,VO2max下降越多,在海拔 4000 m 上的有氧能力只有海平面時的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