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顯示具有 熱適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熱適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04-14

如何在賽前適應「熱」?


  • 頭昏?頭痛?
  • 感覺虛弱?口乾舌燥想喝水?
  • 肌肉痛?肌肉僵硬?抽筋?
  • 嘔吐?而且2次以上?
  • 反應變慢?
  • 皮膚燙、體溫高?
  • 失去意識超過一分鐘?

如果你有上述狀況,可能就是中了熱傷害摟!

一般人跑步的時間大多是在清晨或傍晚,所以很少在大太陽底下跑。但是為了萬全的準備,如何在賽前做好熱適應?

耐熱訓練 1~2 周就會產生效果

以下列舉三種不同方式給大家做參考:
  • 《ACSM基礎肌力與體能訓練》書上説,熱適應一般需要 1~2 周 ,每隔三天進行一次心率一區或心率一區以上的運動(也就是強度要高於 50% 的 VO2max),每次持續 1.5~2 小時。
  • 《 Lore of Running 》書上說:
    • 環境:要在攝氏 30~40 度C,20~85% 相對濕度的環境中進行訓練。(注意!氣溫 26 度以上,以及 75% 濕度以上時,也會容易發生熱傷害,請特別小心!)
    • 強度:要達到儲備心率 50% 以上 (40%~75%VO2max 或 50% 以上 VO2max)
    • 單次訓練的時間:從 30 分鐘開始,最長不用超過 2 小時。
    • 幾天後會開始有效果:7~14 天。
  • 另外也有人說,只要曝曬在太陽下,長時間進行能使體溫上升的運動都能產生熱適應的效果(Nielsen 1998)。
進行熱適應之後,效果大約能持續幾個星期,不過會在 28 天內消退。

如果只是想好好享受比賽,或是希望跑出好成績的話,還是盡量挑選涼爽一點的季節比賽。賽後恢復也會比較快。

寒帶地區

生活在寒帶地區的跑者,雖然沒有這樣的環境,但是也可以利用服裝,使體熱與濕氣保留在皮膚上,一樣能製造出耐熱訓練。⟪Lore of Running⟫書中提到過去曾有一名美國跑者 Ron Daws,就是利用這個方式,讓自己達到1968年墨西哥奧運的馬拉松參賽資格。

2017-04-08

出國跑馬,如何適應當地的天氣?




出國跑馬正夯,你都怎麼挑選比賽呢?有經驗的跑者都知道天氣是個關鍵的因素。有可能你練了好幾個月,可是當天的天氣出乎意料之外,讓你的努力付之一簣。

你也可以另外挑一個近期的比賽,展現你的訓練成果;或是下修你預期的成績跟配速,使目標可以更實際一些。最不智的選擇是照原來的配速去完成比賽,堅持你的潛力可以突破環境的限制:高溫、強風或低溫。

在挑選比賽的時候,先查一下過去十年的氣候,想想看怎麼樣你可以早一點適應比賽當天的條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