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顯示具有 教學技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學技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01-21

四個激發討論的方式

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在線上課程中,教練會碰到的第一個挑戰是建立學生之間的連結。

「沒人發問」、「沒人互動」、「老師講完話全班就安靜」這些問題我碰過許多次。少數的幾次成功經驗讓我知道打造一個學生互相學習的社群是我想要的。

跟學生建立連結的目的不是社交,而是讓學生更願意說出心裡的想法,幫我更了解學生懂到哪裡,並進一步提供更多協助。下面是"EXCELLENT! ONLINE TEACHING"書中關於建立學習型社群的四個建議。

2020-10-31

軀幹對平衡的影響遠大於步伐

今天早上陪同視障跑者跑步,發現兩件事。

過去曾經在課程中請同學閉起眼睛跑步。在看不見地面的情況下,大多數習慣用眼的人就會減少往下踩的力道,達到放輕腳步的效果。但是視障跑者不依賴視覺。他們跑步時,依賴的是腳掌與地面的觸覺。因此他們的腳步卻是比較沈重的。

同時由於沒有視覺的輔助,他們會不自覺的將頭部與肩膀偏向一側。

由於軀幹對平衡的影響遠大於腳步沈重的影響。所以我會先從調整軀幹平衡著手。把頭往上頂、收下巴,像印度人用頭頂重物一樣,想像現在有個100公斤的箱子頂在頭上。


Photo by Ron Hansen on Unsplash


2020-10-19

代課

Photo by LOGAN WEAVER on Unsplash

  • 即使已經提供代課老師當天要教的動作清單、動作影片、並以電話口頭確認。還是要一個一個的將各影片在電話中逐一打開。以確認代課老師教授的內容,跟我設計的是一樣的。因為若代課老師教的動作跟我設計的不一樣時,同學們所拿到的示範影片將需要重拍。即使同一個名稱的動作,可能有許多種不同的作法、不同的外在指導語(也要確認代課老師使用的外在指導與跟我是一樣的)。

  • 代課老師來班上上課時,應互相確認上課的流程。因為代課老師,不一定有確認主課表所需花費的時間,可能因此而延後下課時間四十分鐘。

要跟代課老師確認的內容有:動作清單、動作示範、動作的做法、外在指導語、當日流程。

其他:薪資、時間、地點、交通、餐點、學生會使用的工具。

2019-12-19

Never Quit During the Race


Image from All Sports

上週的台北馬落幕之後,當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教練的工作之中有一個項目很重要,就是找出學生的進步之處!

學習應該是充滿快樂的,訓練也是學習的一種。但或許是我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使然,比較會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卻不太會指出進步之處。其實兩種都需要,不應該偏重其中一種。學生需要知道自己進步的地方,而且看到自己進步他們會非常開心;同時他們也需要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能做得更好。

下面是其中一位學生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初半馬、二水馬半馬、台北馬半馬三次比賽比較之後的進步之處。


2019-03-20

Are we on the same page?



上課的時候,學生一直點頭就表示他真的有聽懂嗎?他以為的懂跟你心中的懂是在同一平面上嗎?從不同角度來看自己上課的過程又是怎麼一回事?

關於這個,我們需要一些工具來檢視 (accessment)。有了數據,才能知道從除了自己的觀點以外,其他人的感受是什麼。





關於這份表格



這份表格可以用來找出學生是否在某些特定時刻有感受到、或是正在思考、甚至是否專心。

很多時刻都可以使用這份表格,填寫的時候不用想太多,學生(和老師)只是單純記下他們在每個項目的感受。這份表格很快就可以完成,應該不會影響正常的課程內容。

蒐集各個不同觀點的感受,開啟交流與對話。


使用方式



可以先遞給學生這份表格,然後下課前再請他們拿出來填。

在最洽當的形容詞旁邊圈選符合當時感受的程度。舉例來說,如果你當時正專心地寫作業,就選 3。如果正在想其他的事情,就選 1。兩者之間,選 2。

這份表格可以適用於很多方面,而且可以用來統計資料、顯示數據,和分析。


表格來源


Periodic subjective sampling, invented by Csikzentimihalyi, 199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