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顯示具有 熱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熱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06-02

各種關節活動度不足,導致受傷的例子

 單純的緩跑雖然可以幫助血液循環加速,但是對你原本缺乏活動度的關節沒有幫助。所以比較不建議為了省時間,而跳過熱身。

熱身就已經是訓練的一環了,不是只有跑步才是訓練。


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27頁

髖關節

當某個關節的活動度不足時,旁邊的其他關節便會遭殃!

而連接大腿與軀幹的髖關節活動度不足,就會導致旁邊的脊椎與骨盆代償,進而產生下背痛

在⟪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中提到,衝刺的動作姿勢會因為髖關節的活動度不足,而造成的負面影響。蜘蛛人伸展這一招可同時提升前髖屈曲與後髖伸展的活動度,能提升短跑衝刺時後腳的髖關節活動度。




大腿內側的髖內收肌群

對於經常需要改變方向的越野跑來說,大腿內側的髖內收肌群柔軟度不佳,可能會讓運動員的大腿內側容易拉傷,且有運動型疝氣的危險。

也就是說,大腿內側的肌群夠柔軟的話,進行越野跑的時候,如果需要往外側急轉彎,大腿往外打開的時候,比較不容易拉傷大腿內側。

而「大腿內側前後搖擺」對提升組織延伸性,以完成髖外展動作很有幫助。


大腿與軀幹連接處的髖屈肌

單跪姿髖屈肌伸展」能提升髖關節前側肌肉的組織的柔軟度,特別是髂肌、腰大肌與股直肌。尤其是需要衝刺短跑等大幅度屈曲髖關節的運動,特別需要保持髖部伸展的活動度。



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

如果股四頭肌缺乏柔軟度,會有拉傷與膝蓋前側髕骨的風險。


踝關節

而踝關節向前彎曲(背屈)的活動不足會讓運動員的踝關節容易扭傷,或是引起比目魚肌、腓腸肌、阿基里斯腱與腳底筋膜的軟組織受傷。



以上是各種關節活動度不足所造成的運動傷害,人往往要等到某個地方感覺到會痛,才來找原因。希望這一篇能提醒大家熱身的重要性。

活動度不足的最終結果就是錯誤的姿勢,此時腦中的概念正確也沒有用,肌力超強也沒有用,因為關節就是打不開。

所以也不用再問教練,「哪一個熱身動作最重要?可不可以做那個就好?」

沒有,全部都要做!


2019-12-18

柔軟度訓練

Image by Alexas Fotos from Pixabay


「柔軟度」代表的意思是關節自由彎曲的能力,也可以說關節活動度。關節的活動是藉由協調周遭的韌帶、軟骨和肌腱的活動來完成。當關節能轉動的角度越大時,周遭的肌肉必然是放鬆的。但反過來的話,肌肉力量即使很大,如果沒有關節活動度的配合,運動表現必定會受到限制。因此在提升肌力之前,必定先增加關節的柔軟度。

提到運動表現就不得不說,大多數的人會認為訓練就是跑步,除了跑步以外的事情都對成績沒有幫助,因此當時間緊迫時,第一個省略的是柔軟度這一類看似浪費時間的事情。

但,賽車就是個絕佳的例子。賽車手在比賽前夕絕不會忘記檢查車子各零件是否上油。當車子在高速行駛時,賽車手絕對不會想看到方向盤無法轉動或是車輪發出怪異的聲音。可以想像一下,或是直接上網搜尋菁英跑者的動作。他們的跑姿在全速衝刺時還是非常流暢跟不費力的,流暢的動作絕不會是僵硬的身體能做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