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08-20

跑步時,不刻意調整動作的原因

Photo by David Hofmann on Unsplash


步頻 180 很好,是嗎?


也許你曾經聽過步頻180很好 (180的意思是兩腳交換支撐的頻率,每分鐘有180次)。但其實速度越慢的時候,越不需要刻意維持這麼高的步頻。

匹配速度的步頻就是合適的步頻。如果速度不快卻以步頻 180 來要求自己,就像排到汽車的 N 檔卻狂踩油門,引擎高速空轉而車子在原地不動。

除了速度以外,當身體的活動度、肌力、體能都到達一定程度時,步頻就會自然水到渠成。所以如果活動度不佳、肌力不足,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維持步頻 180,卻會加速體力的消耗。因此在進行主課表時,不建議刻意維持 180 的步頻,那不是跑者應該注意的地方。


主課表時還刻意維持技術動作的感受


這是我自己過去幾年,以為作為姿勢跑法教練應該做的事。過去每當我在跑步時,我總是注意自己是否有即時上拉腳掌,是否夠快回到關鍵跑姿.....等等。即使在完成跑步之後,大腿後側因為過度用力而感到痠痛時,我也認為上拉本來就是大腿後側用力較多,所以這裡痠痛是應該的,我以為自己只是跑太少吧。

後來發現這樣的問題在於,過度在意動作細節,反而忽略了整體動作的流暢性。也就是所謂的見樹不見林。所以目前,只在技術練習時刻意調整動作。主課表的時候就不強調刻意調整了。

但是對於跑步之後會有受傷情況的跑者,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喔!如果跑完之後不會有任何不適,其實是不需要刻意調整動作的。但是如果跑完會膝蓋痛、腳踝痛這裡痛那裡痛的跑者,請妳不要跑太多,還是好好注意自己的動作。動作一走樣,就立刻停下來複習技術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