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07-16

熱身時做靜態伸展錯了嗎?


Photo by Alex Shaw on Unsplash

在⟪麥可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書中提到,他們的訓練中心所採用的熱身步驟是:
  1. 滾筒按摩
  2. 靜態伸展
  3. 動態熱身
1980 年的研究指出靜態伸展會降低肌力輸出之後,所有的教練都改用動態熱身來取代靜態伸展。為什麼他們還要在熱身時加入這個步驟?


擁有動態熱身無法達到的效果

因為靜態伸展可以放鬆長時間緊繃的軟組織,增加肌肉的柔軟度。

這是動態熱身無法做到的。

但動態熱身能提升肌肉的溫度、增加關節的活動度,準備好面對接下來的訓練。所以對現代人來說不論是動態熱身或靜態伸展兩者都需要。

靜態伸展60秒之後才會使肌力下降,而且只要在後面加入動態熱身就能抵消,例如彈跳或是輕快的短跑。

所以截至 2018 年止他們的課表每天的開頭還是一樣。
  1. 滾筒按摩:目的在於減少痠痛點
  2. 靜態伸展:增加肌肉柔軟度
  3. 動態熱身:增加血液循環

2025年的研究(*)

研究顯示:熱身時加入60秒以上的靜態伸展才會對肌力與爆發力有影響。而運動後進行靜態恢復,由於此時柔軟度最高,對增進關節活動度最有幫助,但是對於促進運動恢復,則沒有明顯的效益。對於坐式生活的現代人來說,靜態伸展能有效減輕因長期久坐而引起的僵硬。因此,

熱身時:搭配靜態伸展與動態熱身就不會影響到運動表現。
運動後:利用靜態伸展來放鬆,可提升柔軟度。

結論,不要做靜態伸展超過60秒就不用擔心會影響運動表現。熱身的流程建議結合:動態熱身,靜態伸展,技術練習。

參考資料



2019-07-15

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



"一般人總以為,生命最美好的時刻是發生在無牽無慮、隨心所欲、輕鬆自在的時候,如果我們願意付出努力追求,在這些時刻找到快樂的機會確實比較高。但是最美好的時刻。其實是發生在一個人有意地將身體或心智能力發揮到極限,去完成某件有難度或有價值的事時。" 

“事發當下的感受不見得全然愉快。那場畢生難忘的比賽中,游泳選手的肌肉痠痛無比、肺腑彷彿要撕裂了、身體疲憊感到頭眼昏花,然而,這很可能就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刻。”

2019-07-08

破 PB 是機率



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教練,我吃這份課表會不會破 4 /破 3?
「如果你現在用每公里 3:00 的配速跑完 42 公里的話,我應該可以確定你能破 3。」有一位教練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