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08-14

下背痛的訓練指南

我閃到腰了!但下背痛時不是什麼都不能做,而是要先知道哪些訓練動作是可以繼續做的。透過訓練才能加速復原並避免在賽季中肌力、體能下降太多,本文詳細列出各種該避免以及可以嘗試的動作。

先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一般來說,在訓練中應該都是「無痛訓練」。

有些人會痛是因為動作做錯了。這類因為動作錯誤而引發的疼痛,是教練可以解決的。但是教練無法診斷結構上的問題。所以遇到疼痛時,最好的方式是先給熟識的醫生檢查。


疼痛,沒有模糊空間

有些疼痛是剛開始動作的時候會痛,之後血液循環加速之後就不會痛了;或者是某些特定的角度時才會痛,所以有些人會覺得自己的情況「還好」。

其實當我們面對疼痛的時候沒有模糊空間,有就是有,完全沒有才是真的「沒有」。尤其是跑者接近重要的比賽時,如果不停跑,很容易反覆使傷勢惡化,甚至引發其他部位的代償受傷。

圖片來源 Freepik

2025-08-08

終點線的意義

藝人方文琳在2019年的時候初次參加馬拉松,那是她的初馬。當我得知他是為了完成弟弟的遺願時,我就知道她ㄧ定會完賽。

因為當我們把目光從小我,轉為大我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會不一樣了。當時我們一起以5小時25分完賽。


2025-06-10

更正啟事:設定跑步的最大心率時,不能套用公式「220-年齡」

之前在直播「禪跑的科學化訓練」時,有提到如何設定跑者的最大心率,這個部分我有講錯。

因為公式算出來的結果,只能涵蓋部分的跑者,無法為全部的跑者都提供合適的最大心率。

我曾經以為這個公式算出來的最大心率偏低,因為我接觸到的跑者大部分的人的最大心率都遠高於這個公式算出來的結果。

但是,仍然有人的最大心率低於這個公式算出來的結果。

2025-04-30

你是否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Eluid Kipchoge,曾經是世界第一的馬拉松跑者。這幾年他一直是眾人注目的焦點。他不只是動作漂亮,而且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富含他的哲學。前幾天2025倫敦馬賽後,記者問他是否有因為年老而降低他對比賽的期待,他說他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到開心,他這次來比賽並不是為了向任何人證明他還是世界第一。我很欣賞他這樣的心態,以下是記者的訪談摘要。

記者:今天你得了第六名,總成績2小時05分,你有什麼感想嗎?

Kipchoge:我對我自己的表現很滿意,我對我自己的名次很滿意,我對自己能在這裡跑步,能用我自己的腳步完成比賽感到很高興。

記者:在上次巴黎比賽失利之後,再取得一些進展是不是感覺不錯?

Kipchoge:當然,可以取得好成績、繼續前進,並且以正確的價值觀通過終點是很棒的一件事!

2025-04-02

不需要用力「拉回」,只要在臀部下方就「拉起」

我的學生提出兩個有趣的問題:
  • 跑步時是否要用力把腳掌從身體後方拉回前方?
  • 強力的擺腿或快速抬膝是否可以幫助跑者向前推進?
我的答案是長跑時兩個都不用。因為在⟪游騎跑三項運動技術⟫中,「科氏力」這一章提到:想要移動某個物體之前,必須先有一個穩定的支點。將這句話應用在跑步的動作上,可以這麼說:想要移動身體的某個部位,身體的其他部位就必須作為靜止不動的支點。因此我們跑步時如果主動用力快速抬膝,將會使得身體整體移動的速度變慢

因此雖然感覺用力加快抬膝(以及用力向下壓腿)好像會跑得比較快,其實並沒有。想要加速使後腳回到臀部下方時,只要在臀部下方就拉起腳掌,就能使後腳收回的速度加快,其實「不需要主動用力抬膝」。

2025-03-21

跑步技術:關鍵跑姿

 姿勢跑法的標準是每一步落地時都要盡快將身體各部位集中在身體的中線, 也就是書上說的「保持緊密」。強化這種落地時身體保持緊密的知覺可以幫助你體會身體的彈性, 並發揮你落下的優勢。


2025-03-15

我父親的最後一件大事

在處理父親佛事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的情感波動沒有很大。

禮拜一接到通知之後,當晚直接就下去岡山,我太太是週二一大早再跟我會合。我太太說她原本擔心我可能會很激動,看到我之後發現我還蠻平靜的。我覺得在處理這些事情的過程中,都還蠻能隱藏自己的情緒,不過在跟其他親戚告知這件事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

覺得自己可以很快地接受這件事情可能是因為在法鼓山長期上課的關係,已經能慢慢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下面這六部影片是我覺得最有幫助的影片,之前重複連續看了一兩年,至少看了幾十次了。